初中开始学画画。高考两次,考入于广州美术学院,在生活工作室,师从张剑,现毕业两年。
李赞文的设计走入人们视线是从一款台灯开始,这款台灯从11所大学的近300件毕设作品中脱颖而出,受到评委的一致青睐及世界知名设计在线杂志YANKO DESIGN的报道,在世界大型设计作品社区Behance上,受到了中外设计师的颇多好评,并受邀德国、米兰、荷兰、日本、韩国、美国、英国等国家进行展览,被全球30余家权威媒体报道,斩获国内外十余项大奖。
它的名字叫——【衡】。
“衡”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佛系或者玄学的感觉,好像也承载着某种生活态度。李赞文跟我说,其实名字只是简单诠释了功能操作,其他说明做了适当留白,让产品自己去讲故事,用户在体验过程中,自己想象这个产品背后的哲理,这会让他觉得增加了产品本身的想象空间。
在参加一些国际竞赛的时候,李赞文把“衡” 直译成英文拼音的“HENG”,他希望用中文音译告诉国际评委,这是中国人做的设计。
以中国古典“团扇”和“窗棂”为灵感,造就这盏灯的基本形态。与普通灯饰不同,整个设计没有选用犀利冷峻的直角,而是采用圆润弧度打磨木头的硬朗与灯的人情味。
李赞文讲起【衡】的设计过程很有趣也很简单的样子,这也许就是设计师有的天分,灵感是上帝给的,借了他的手去实现。
那时他在图书馆杂志偶然看到一个耳环上挂着两个悬浮磁铁,就在笔记本上画了一个圆圈,挂着两个磁铁,这就是他的毕设。
他说现在还记得当时心里的高兴。晚上回到工作室他和张剑老师一边抽着烟,一边画着图,说他我要做一个灯,一个圆形的木框,里面挂着绳子牵着两个球,两个球悬浮在空中,灯就亮了。
▲衡初始设计图制作过程
张剑老师,他一边抽着烟,一边说:这个他妈能实现吗?
“没有问题”
“那你就做吧”
“为什么做三个形状,因为做一个显得太少,做三个省事,看上去系列感强。”
张老师便扭头就走回办公室。
李赞文说,回想起来好像整体过程都是比较顺畅。制作环节遇到过很多小问题,比如找不到合适的模型厂;开关结构部分要自己折腾;部分零件要采购,塑料外观自己打磨……好在有贵人相助,遇到的问题都及时解决了,感谢那些帮助过他的人。
在材质选择上,他当时考虑了两个定位:木头的质朴自然,但成本高,工艺实行难度大;塑料的年轻时尚,定位年轻的学生白领等用户。塑料的配色黑白红,是大众比较喜欢的几个最简单的配色,适用性高。
李赞文认为,每个材料都有它自己的属性,他只能去熟悉并学会慢慢去掌握。
“之前做衡灯,木头工艺上遇到很多问题,比如木头的不稳定性,热胀冷缩,也吃了很多亏。慢慢地了解学习CMF及产品成型工艺,也慢慢去接触各种材料,想到一个好概念再用合适的材质去表达。”
他现在在深圳做设计工作室,说离家近,一小时能回东莞吃爸妈做的饭。他觉得深圳这个城市城市发展很快,每个街道都像被拓荒牛开过光。街道命名都很有趣,叫创业路、翻身路、科技中三路、高新路、学府路、高新园等等。每个人都很拼,执行力也高,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我喜欢这种简单直接的效率感,把事做好就行了。”
李赞文设计制作过的生活惊喜们
▼
▲衡
▲2in1 Kitchen Funnel 合作:张剑
这是一款创新型厨房漏斗,采用无毒硅胶材料做成,小巧轻便,它具有两种使用状态,供你自由选择:平时是一个漏斗;当你需要装载液体时,通过用手去翻折,可以变成一个容器。两种功能的结合,更好地解决人们在厨房中的日常需求。
▲带纸巾的呕吐袋
许多人在搭乘飞机时,由于精神紧张导致身体不适应,产生晕机、呕吐现象;呕吐患者经常会忘了带纸巾,无法快速擦拭嘴边的呕吐物,情急之下,就需要向乘务员或者身边的人求助,索要纸巾,他们的同情的眼光会使得患者感到更尴尬更难堪。市面上的呕吐袋和纸巾是分离开的,通过巧妙的结构将两者整合在一起,更好地保护呕吐患者者的尊严,享受更贴心的服务。
▲U fan
▲package 合作:李一红
相信好的设计不一定能改变生活,但是糟糕的设计一定会毁掉生活的乐趣。
上面的图片,来自李赞文
李赞文
家居产品设计师
ZAN DESIGN创始人
想联系李赞文的小伙伴,可以发送“李赞文”至
最后,你是不是想拥有这个平衡灯呢
· End ·
有趣的灵魂在等你
该文章为不二文艺原创版权,不过 欢迎多多转载
👇戳阅读原文 火速拥有平衡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