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英国-365bet开户地址-365bet体育足球

河南省郏县冢头镇——中国最具特色文化旅游名镇

河南省郏县冢头镇——中国最具特色文化旅游名镇

冢头镇产业鲜明。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和文脉的延续。以绿色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观光的发展主题。采取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景点相辅相成,建设和谐宜居,富有传统文化特色,集旅游、休闲为一体的传统文化小镇。大力培育发展主导产业,着力建设万里茶道产品集散地。把冢头建设成为中原“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经济文化繁荣、群众生活殷实”的经济强镇、文化名镇、生态古镇、商道新镇。

河南省郏县冢头镇——中国最具特色生态旅游名镇

冢头镇科学谋划。以“三村三地一街一带一温泉”打造全域旅游。“三村”即以李渡口为中心的中原书画文化村,以陈寨为中心的德孝村,以前王庄、花园为中心的生态宜居、颐养休闲村;“三地”即以陈寨为中心的德孝文化基地,以柏坟周、李梓楼为中心的中药材产学研及销售为一体的中药材集散地,以国家传统村落李渡口村为中心点,打造中原书画文化创作、交易集散地;“一街”即镇区美食一条街;“一带”即沿乡道李大线两侧打造十里长廊、万亩花海特色景观带;“一温泉”即小李庄生态温泉。

冢头镇点面结合。以国家传统村落李渡口村为起点,示范引领全镇。李渡口村位于郏县冢头镇西北部,距镇区5公里,人口1365人。2014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河南省第六批历史文化名村。深入挖掘李渡口传统建筑和历史文化资源,把资源变资产,以文化为引领打造古建暨李渡口文化游;由书画名人为带动把李渡口打造成中原文艺部落,发展成为中原书画创作和交易集散地。打造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特色饮食与民俗文化旅游目的地。

历史文化、商业文化、民居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孝文化是冢头镇传承至今的七重文化瑰宝。进一步发掘历史文化名镇资源,按照“特色经济强镇、历史文化名镇、商业贸易重镇”发展定位,以“游古镇、赏蓝河、看新村、品美食”为发展思路,壮大特色文化旅游。把冢头镇打造成河南省独具特色的小镇,发展成为平顶山新的对外名片,为全市增光添彩。

河南省郏县冢头镇文化艺术节荣获中国最具特色文化旅游节庆

郏县冢头镇民间文艺家协会成立于2006年1月15日,是河南省当时成立的第一家乡镇级民间文艺家协会。协会现有七个专业分会,注册会员达8000多人,拥有各种门类文艺团体103个。协会自成立以来,在冢头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上级民协的悉心指导下,坚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双百方针,坚持“百团争彩,助力脱贫攻坚”,致力于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优秀民间艺术文化。从2009年开始,连续举办了冢头镇十一届民间文化艺术节,数年来组织各种大型文艺下乡、文化入村活动150多场,已经成为跨越四个县市的大型民间文艺协会。冢头镇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工作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宣传发动过程历尽艰难。

协会成立之初,为壮大队伍,我们走街串巷进行宣传发动,我们面临的是不理解、不接受等局面,使组建过程一波三折。许多民间艺人居所分散,为了动员他们,需要多次登门拜访,有些村镇虽然有文艺基础,但要组建一个表演团队,需要对数十人进行多次动员。风霜雪雨,寒暑严冬,经过不懈努力,协会不断壮大发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二、自筹经费维持协会运转。

因为协会是民间组织,成立之初并没有什么专款。协会要维持日常运转,要筹备活动,费用都要我们自己解决,大家多次自掏腰包,你一百他五十的集资,先后自费购置了电脑,桌椅,音响,道具,服装,自费布置办公场所,每逢举办大型汇演,协会主要负责人还要数千元的集资筹办,力求保证每次活动都圆满成功。

三、协会组织逐步健全。

为了使协会逐步规范化,协会根据各文艺团体所在地理位置和文艺类别,先后成立了第一分会,第二分会,第三分会,第四分会,第五分会,城西分会,东城分会等七个专业分会,由于组织周密,措施得当,协会中各类农民文艺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现在,第一分会有25个文艺团队,第二分会有14个文艺团队,第三分会有34个文艺团队,第四分会为戏曲专业分会有8个表演团队,五分会为曲艺专业分会有33个表演团队,城西分会和东城分会共有11个文艺团体。协会还为每个入会会员建立了详细的档案资料,制定了协会章程,设计了入会程序,明确了会员权力,会员义务,每年对会员进行评审,合格者留用,不合格者劝退。

四、协会工作内容不断扩展。

刚成立时的协会,工作内容比较单一,由于理解上的偏差和资金的缺乏,诸如非遗保护、古村落古建筑调查、民间技艺的挽救、民间文化的发掘整理、农耕文明的传承等等,都没有纳入其中,随着协会规模和影响的扩大,冢头镇党委、政府也把许多事情交由协会协助办理,比如神话传说、民间传说的搜集整理、古建文化的发掘、宗氏祭祖文化的调查等事项已逐步成为协会的常项工作。

五、围绕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弘扬时代主旋律。

运用民间文艺这个舞台,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协会自费筹建了送文艺下乡、文化入村的固定栏目“蓝河戏苑”和“戏迷乐园”,每周两次组织演员为广大群众送去党的温暖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每年52周,风雨无阻,从未间断。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为了把党的政策送到千家万户,协会自发组织了“十九大宣传大篷车,助力脱贫攻坚”活动,把十九大精神编排成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田间地头,走村串户,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好评。有天演出结束很晚了,加上那天刚下过雨,回程中看不清路道,导致三个演员掉进几丈深的河里,梁青改肋骨骨折,黄彩红腿部骨折等.协会立即组织大家捐款数万元为受伤演员救治。怀揣对文艺的热爱,大家无怨无悔。2008年,由于冢头镇民间文艺活动的卓越成就,文化部授予该镇‘中国民间文艺之乡’称号,同时还受到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领导的高度评价。

历经协会的艰苦努力,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如今的冢头镇民间文艺事业红红火火,出现了“百团争彩”的局面,给乡村注入了青春活力。现在,冢头镇35个行政村,村村都有风格各异的2-3个文艺团队,每当农闲时节或者傍晚时分,不少群众都前来参加文艺活动,通过自创、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既从中自娱自乐,又唱响了时代的主旋律。

2019年元旦双节期间,在冢头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积极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精心组织,成功举办了千年古镇•郏县冢头首届蓝河情民间艺术表演百团争彩活动,冢头镇第十一届民间文化艺术节活动,助力千年古镇•郏县冢头首届蓝河情年俗文化节活动,郏县一日游冢头李渡口线路开通活动,冢头镇首届“蓝河杯”少年书法大赛活动,冢头镇第二届百名书法家送春联活动,传承、发扬和繁荣了中华传统优秀民间艺术文化,展示了冢头镇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推动了群众性文化事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促进了冢头镇“以文兴镇,文旅富镇”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向农村、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整理优秀民间文艺,坚持把‘戏迷乐园’‘蓝河戏苑’打造成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和社会影响力的节目,积极参与本地文化建设,用积极健康向上的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继续办好‘民间文艺培训课堂’,努力提高协会会员民间文艺技能,重视民间文艺的传承。与县镇文化部门一起,筹建‘豫西坠子书传承基地’和‘基层民间文艺论坛’,坚持每年举办一次民间文艺节,扩大协会影响,争取继续走在全省民间文艺事业建设的前头。

中国最具特色文化旅游名镇——冢头镇欢迎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中国足球彩票世界杯足球比赛

中国足球彩票世界杯足球比赛

📅 07-27 👁️ 6838
进 书法字典

进 书法字典

📅 07-05 👁️ 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