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8年11月17日)请协助补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会因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致使用者: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来源搜索:"护卫舰 (日本)" — 网页、新闻、书籍、学术、图像),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判定指引)。
日语写法日语原文護衛艦假名ごえいかん平文式罗马字Goeikan
护卫舰 (日语:護衛艦)是日本海上自卫队对其麾下中大型军用舰艇的特殊分类命名,其吨位与性能和其他国家包括两栖突击舰、驱逐舰、巡防舰之类的水面战斗舰只相当。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护卫舰是悬挂自卫舰旗、由自卫官操作的船只,由于战后宪法规定日本不能拥有军队,因此自卫队名义上只能作为日本的自我防卫武力之用,其所属军用舰均仅称为自卫舰。但在国际法的角度上,日本的护卫舰实际上是视同军舰的一类。
简介[编辑]
日本帝国海军在二次大战结束前,原本也是采用与世界各国一致的军舰命名原则,将旗下的军舰依照用途分为航空母舰(日语:航空母艦)、巡洋舰(日语:巡洋艦)、驱逐舰(日语:駆逐艦)等不同的级别。但在战后日本开始施行战后宪法,禁止日本拥有攻击武力,原本的帝国海军也遭解散。直到1952年时,隶属于运输省之下的海上保安厅成立海上警备队(日语:海上警備隊),利用几艘自美军接收的巡逻舰(Patrol frigate)建立了一支小型的警备船部队。之后1954年时警备队改编为海上自卫队,警备船也随之正名为警备舰,是今日日本“护卫舰”的前身。
为了强调其拥有的军事武力仅止于自我防卫用途,日本在战后所成立的自卫队,无论是使用的武器级等命名与人员阶级,全都采用全新的命名方式。因此多种会在其他国家分开命名的作战舰艇类别,在海上自卫队的船队中一律称呼为“护卫舰”,但在官方的英文译名中仍然沿用“destroyer”的称呼方式[1]。
1953年(昭和28年)日本著手计划建造新的水面舰艇,并根据保安厅警备队时代的命名方式,将警备舰区分为甲型警备舰(DD)与乙型警备舰(DE)[2]。1960年(昭和35年时),颁布新的海上自卫队训令,将警备舰根据用途细分为更多的舰级,其中主要的作战用船只分类为“机动舰艇”,并进一步细分为水面上的“护卫舰”与水底的“潜水舰”(潜艇)。而护卫舰根据吨位尺寸的大小差异,分为甲型与乙型两种类别[3]。该训令在1961年秋正式生效,“护卫舰”的称呼也同步启用。
在两种护卫舰之中,虽然在正式的舷号编列上并未实际如此使用,甲型护卫舰(DD)常根据主要用途的不同细分为反潜用(DDK)、防空/多用途(DDA)与指挥用(DDC)等种类[4][5],而舷号方面一律使用“DD”编列之。相对的,飞弹护卫舰(DDG)、直升机护卫舰(DDH)与多机能护卫舰(FFM)这三种较为后期才登场的舰种编号,则实际上被用于各舰的开发代号与舷号编列上[6]。
护卫舰列表[编辑]
现役舰只[编辑]
直升机护卫舰(DDH)[编辑]
排水量13,950吨级的“日向”,无论是吨位或构造都已与直升机航空母舰等同。
排水量19,500吨级的“出云号”是目前海上自卫队的旗舰。
根据英文原名“Helicopter Destroyer”而简称为“DDH”,在预算编列资料上的正式类别名称为“甲III型警备舰”。海上自卫队的直升机护卫舰原本在特性上较接近其他国家海军配备有直升机库与起降机坪的驱逐舰,但是自日向级开始,海上自卫队的直升机护卫舰虽然名义上还是称为“DDH”,但无论是排水量、功能还是构造,却反而都比较接近一般的直升机航空母舰。在日本,DDH通常被视为是海上自卫队舰队的旗舰。
日向级护卫舰(ひゅうが型)
日向号护卫舰(ひゅうが,DDH-181):第3护卫队群旗舰,母港为舞鹤港
伊势号护卫舰(いせ,DDH-182):第2护卫队群旗舰,母港为佐世保海军基地
出云级直升机护卫舰(いずも型)
出云号护卫舰(いずも,DDH-183):第1护卫队群旗舰,母港为横须贺海军设施
加贺号护卫舰(かが,DDH-184):第4护卫队群旗舰,母港为吴港
导弹护卫舰(DDG)[编辑]
正与美国海军雷根号航空母舰进行海上加油作业的金刚级护卫舰“妙高”(みょうこう,DDG-175)
摩耶级护卫舰“摩耶”(まや,DDG-179)
根据英文原名“Guided Missile Destroyer”而简称为“DDG”,而在预算编列上则命名为“甲IV型警备舰”。海上自卫队所拥有的飞弹护卫舰在功能上与其他国家的飞弹驱逐舰相当,主要担负区域防空任务以保卫自身与所属的舰队。自金刚型护卫舰之后,日本所建造的飞弹护卫舰都采用了美国海军所主导的神盾战斗系统(AEGIS)。
当海上自卫队的舰队没有配置直升机护卫舰时,通常会以舰队中火力最强大、吨位次高的飞弹护卫舰作为舰队旗舰。
旗风型护卫舰(はたかぜ型)
旗风(はたかぜ,DDG-171)已转移作为练习舰使用(船身编号改为TV-3520),母港为吴港。
岛风(しまかぜ,DDG-172)已转移作为练习舰使用(船身编号改为TV-3521),母港为吴港。
金刚型护卫舰(こんごう型):1993年开始陆续就役,是日本最早的神盾舰。
金刚号护卫舰(こんごう,DDG-173):隶属第1护卫队群第5护卫队,母港为佐世保。
雾岛号护卫舰(きりしま,DDG-174):隶属第2护卫队群第6护卫队,母港为横须贺。
妙高号护卫舰(みょうこう,DDG-175):隶属于第3护卫队群第7护卫队,母港为舞鹤。
鸟海(ちょうかい,DDG-176):隶属第4护卫队群第8护卫队,母港为佐世保。
爱宕级护卫舰(あたご型):2007年开始陆续服役的7,700吨级新舰,为神盾舰配置。
爱宕号护卫舰(あたご,DDG-177):隶属于第3护卫队群第3护卫队,母港为舞鹤。
足柄号护卫舰(あしがら,DDG-178):隶属于第2护卫队群第2护卫队,母港为佐世保。
摩耶级护卫舰(まや型):27DDG,2020年开始陆续服役的8200吨型驱逐舰,为神盾舰配置。
摩耶号护卫舰(まや,DDG-179):隶属于第1护卫队群第1护卫队,母港为横须贺。
羽黑号护卫舰(はぐろ,DDG-180):隶属于第4护卫队群第8护卫队,母港为佐世保。
护卫舰(DD)[编辑]
根据英文原名“Destroyer”而简称为“DD”。此类广用型的护卫舰是海上自卫队舰队中数量最多的构成主力,其定位与其他国家海军的驱逐舰与巡防舰雷同,但《詹氏海军年鉴(英语:Jane's Fighting Ships)》将其一律划分至驱逐舰等级。护卫舰主要担任舰队中的反潜作战任务,但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对空与对舰攻击能力。
朝雾级(あさぎり型)
朝雾(あさぎり,DD-151):2005年转移作为练习舰使用(船身编号TV-3516),成为山雾级练习舰二号舰,2012年转为护卫舰(DD-151) 。
山雾(やまぎり,DD-152):2004年转移作为练习舰使用(船身编号TV-3515)。成为山雾级练习舰的一号舰,2011年转为护卫舰(DD-152)。
夕雾(ゆうぎり,DD-153)
天雾(あまぎり,DD-154)
滨雾(はまぎり,DD-155)
濑户雾(せとぎり,DD-156)
泽雾(さわぎり,DD-157)
海雾(うみぎり,DD-158)
村雨级5号舰“五月雨”(さみだれ,DD-106)
村雨级(むらさめ型):1996年开始陆续服役的村雨级护卫舰,实际上是海上自卫队曾使用过第二款命名为“村雨”的护卫舰级,第一代的村雨级是1959年时启用,分类上属于多功能护卫舰(DDA)。
村雨(むらさめ,DD-101)
春雨(はるさめ,DD-102)
夕立(ゆうだち,DD-103)
雾雨(きりさめ,DD-104)
电(いなづま,DD-105)
五月雨(さみだれ,DD-106)
雷(いかづち,DD-107)
曙(あけぼの,DD-108)
有明(ありあけ,DD-109)
高波级二号舰“大波”(おおなみ,DD-111)
高波级(たかなみ型):为村雨级护卫舰改良强化型。基本船型设计与村雨级相同,但是更换了与金刚级护卫舰相同的舰炮。
高波(たかなみ,DD-110)
大波(おおなみ,DD-111)
卷波(まきなみ,DD-112)
涟(さざなみ,DD-113)
凉波(すずなみ,DD-114)
秋月级(あきづき型,2代):日本第三个以“秋月”作为舰级命名的军舰,用以担负舰队的防空、反潜和反舰等方面等作战任务。
秋月(あきづき,DD-115)
照月(てるづき,DD-116)
凉月(すずつき,DD-117)
冬月(ふゆづき,DD-118)
朝日级(あさひ型,2代):日本第二个以“朝日”作为舰级命名的军舰。是日本海上自卫队最新建造的一个通用驱逐舰等级,由秋月级衍生设计;她保留了秋月级舰体、但重新设计了上层结构及动力系统、配备最新型号的反潜侦搜装备,但其它配备予以简化。
朝日(あさひ,DD-119)
不知火(しらぬい,DD-120)
护卫舰(DE)[编辑]
根据英文原名“Destroyer Escort”而简称为“DE”。DE是美国海军为了战时作为货船船队的护航,而发展出一种吨位较轻的护航驱逐舰(日语:護衛駆逐艦),在过去海上自卫队曾使用“乙型护卫舰”来称呼此级船舰,但目前统一使用DE的命名。在《詹氏海军年鉴》中,将日本海上自卫队所拥有的DE护卫舰分类在巡防舰(Frigate)类别。
DE大部分都配属在海上自卫队下辖、负责近海岸防工作的各地方队使用,且由于预算的削减,自1993年之后就不再有新舰的建造计画。
阿武隈级(あぶくま型)
阿武隈(英语:JS Abukuma)(あぶくま,DE-229)
神通(英语:JS Jintsū)(じんつう,DE-230)
大淀(英语:JS Ōyodo)(おおよど,DE-231)
川内(英语:JS Sendai)(せんだい,DE-232)
筑摩(英语:JS Chikuma)(ちくま,DE-233)
利根(英语:JS Tone)(とね,DE-234)
多机能护卫舰(FFM)[编辑]
舰种记号FFM分别代表巡防舰 (FF,Frigate) 及其多功能兼扫雷作战的设计用途 (M)。相较过往舰型,此新型护卫舰较小而精致,讲求多功能作战能力以及扫雷机能。这也是海上自卫队自楠型护卫舰(原美国海军塔科马级巡防舰(英语:Tacoma-class frigate))于1972年除役半世纪后再次出现的以巡防舰为舰级代号的护卫舰。
最上级(もがみ型)
最上(英语:JS Mogami)(もがみ,FFM-1)
熊野(英语:JS Kumano)(くまの,FFM-2)
能代(英语:JS Noshiro)(のしろ,FFM-3)
三隈(英语:JS Mikuma)(みくま,FFM-4)
矢矧(英语:JS Yahagi)(やはぎ,FFM-5)
阿贺野(英语:JS Agano)(あがの,FFM-6)
仁淀(英语:JS Niyodo)(によど,FFM-7)
涌别(英语:JS Yubetsu (FFM-8))(ゆうべつ,FFM-8)
6FFM多机能护卫舰
退役舰只[编辑]
直升机护卫舰(DDH)[编辑]
白根级二号舰“鞍马(日语:くらま (護衛艦))”。此级直升机护卫舰与一般配备机库的驱逐舰近似。
榛名级(はるな型)
榛名(はるな,DDH-141)
比叡(ひえい,DDH-142)
白根级(しらね型)
白根(しらね,DDH-143)
鞍马(くらま,DDH-144)
飞弹护卫舰(DDG)[编辑]
天津风级(あまつかぜ型)
天津风(あまつかぜ,DDG-163)
太刀风级(たちかぜ型)
太刀风(たちかぜ,DDG-168)
朝风(あさかぜ,DDG-169)
泽风(さわかぜ,DDG-170)
护卫舰(DD)[编辑]
朝风级(あさかぜ型):借用两艘美军格里维斯级(Gleaves class)驱逐舰后所成立的舰级,是海上自卫队草创时代最早服役的护卫舰。
朝风(あさかぜ,DD-181):原为美国海军艾里森号驱逐舰(英语:USS Ellyson (DD-454))
旗风(はたかぜ,DD-182):原为美国海军马康号驱逐舰(英语:USS Macomb (DD-458))
有明级(ありあけ型):借用美国海军退下的弗莱彻级(Fletcher class)驱逐舰而改成的舰级。
有明(ありあけ,DD-183):原为美国海军海伍德·爱德华号驱逐舰(英语:USS Heywood L. Edwards (DD-663))。
夕暮(ゆうぐれ,DD-184):原为美国海军里察·李瑞号驱逐舰(英语:USS Richard P. Leary (DD-664))。
春风级(はるかぜ型):1956年后陆续开始服役的春风级,是日本在战后最初的国产化军舰作品。
春风(はるかぜ,DD-101)
雪风(ゆきかぜ,DD-102)
秋月级(あきづき型)
秋月(あきづき,DD-161)
照月(てるづき,DD-162)
初雪级(はつゆき型)
初雪(はつゆき,DD-122)
白雪(しらゆき,DD-123):转移作为练习舰使用(船身编号改为TV-3517),成为岛雪级练习舰的二号舰。
峰雪(みねゆき,DD-124)
泽雪(さわゆき,DD-125)
滨雪(はまゆき,DD-126)
矶雪(いそゆき,DD-127)
春雪(はるゆき,DD-128)
山雪(やまゆき,DD-129):转移作为练习舰使用(船身编号改为TV-3519),成为岛雪级练习舰的四号舰。
松雪(まつゆき,DD-130)
濑户雪(せとゆき,DD-131)已转移作为练习舰使用(船身编号改为TV-3518),成为岛雪级练习舰的三号舰。
朝雪(あさゆき,DD-132)
岛雪(しまゆき,DD-133):已转移作为练习舰使用(船身编号改为TV-3513),是岛雪级练习舰的一号舰。
反潜护卫舰(DDK)[编辑]
在日文中称为“対潜護衛艦”的反潜护卫舰英文原名“Anti Submarine Destroyer”,但根据反潜舰的俗称(Hunter Killer)而简称为“DDK”,在正式的预算编列资料上称为“甲型警备舰”。目前海上自卫队已不使用DDK这种称呼,相关的舰种若不是已经退役,就是整并到广用护卫舰“DD”的分类中。
绫波级(あやなみ型)
绫波(あやなみ,DDK-103)
矶波(いそなみ,DDK-104)
浦波(うらなみ,DDK-105)
敷波(しきなみ,DDK-106)
高波(たかなみ,DDK-110)
大波(おおなみ,DDK-111)
卷波(まきなみ,DDK-112)
山云级(やまぐも型)
山云(やまぐも,DDK-113)
卷云(まきぐも,DDK-114)
朝云(あさぐも,DDK-115)
青云(あおくも,DDK-119)
秋云(あきぐも,DDK-120)
夕云(ゆうぐも,DDK-121)
峰云级(みねぐも型)
峰云(みねぐも,DDK-116)
夏云(なつぐも,DDK-117)
丛云(むらくも,DDK-118)
多功能护卫舰(DDA)[编辑]
根据英文原名“All Purpose Destroyer”,海上自卫队将多功能护卫舰(日语:多目的護衛艦)缩写为“DDA”,预算编列上称为“甲II型警备舰”。目前该类别已经不再使用,原本属于DDA类别的舰只,如果有尚未除役者,则整并至广用护卫舰“DD”的分类底下。
村雨级(むらさめ型)
村雨(むらさめ,DDA-107)
夕立(ゆうだち,DDA-108)
春雨(はるさめ,DDA-109)
高月级(たかつき型)
高月(たかつき,DDA-164)
菊月(きくづき,DDA-165)
望月(もちづき,DDA-166)
长月(ながつき,DDA-167)
护卫舰(DE)[编辑]
朝日级(あさひ型):朝日级是1955年海上自卫队还在草创时期,由美国海军出借两艘坎农级护航驱逐舰所成立的舰级。初启用时原本分类在“警备舰”的类别下。
朝日(あさひ,DE-262):原为美国海军亚米科号护航驱逐舰(英语:USS Amick (DE-168))。
初日(はつひ ,DE-263):原为美国海军亚瑟顿号护航驱逐舰(英语:USS Atherton (DE-169))。
曙级(あけぼの型):原本是为了保安厅(今防卫省前身)所属的警备队而开发的日本国产警备舰造舰计画之一部分,但在海上自卫队成立后,转移作为护卫舰使用。
曙(あけぼの,DE-201)
雷级(いかづち型):雷级护卫舰是日本在二次大战之后最早自建的乙型警备舰等。
雷(いかづち,DE-202)
电(いなづま,DE-203)
若叶级(わかば型)
若叶(わかば,DE-261):若叶号的前身原本是日本帝国海军在二次大战期间拥有的一艘驱逐舰“梨”,是橘级(又称为“改丁级”)十号舰。该舰在二战期间遭美军击沉后在战后重新打捞上岸,因船况极佳而临时决定改装为警备舰使用。若叶号是海上自卫队所有使用过的舰只中,唯一一艘曾经在帝国海军服役过的战斗舰艇(非战斗舰艇则有许多例子存在)。
五十铃级(いすず型)
五十铃(いすず,DE-211)
最上(もがみ,DE-212)
北上(きたかみ,DE-213)
大井(おおい,DE-214)
筑后级(ちくご型)
筑后(ちくご,DE-215)
绫濑(あやせ,DE-216)
三隈(みくま,DE-217)
十胜(とかち,DE-218)
岩濑(いわせ,DE-219)
千岁(ちとせ,DE-220)
仁淀(によど,DE-221)
天盐(てしお,DE-222)
吉野(よしの,DE-223)
熊野(くまの,DE-224)
能代(のしろ,DE-225)
石狩级(いしかり型):石狩级是海上自卫队在初创时期所开发、预计要来代替驱潜艇(PC)的舰种,因此一开始时预计建造的吨位是属于沿岸警备舰(PCE)等级的1,000吨。之后考量到冬季日本海的恶劣海象,决定在实际起造时大型化、增加吨位,而成为护卫舰等级船只。
石狩(いしかり,DE-226)
夕张级(ゆうばり型)
夕张((ゆうばり,DE-227)
涌别(ゆうべつ,DE-228)
护卫舰(PF)[编辑]
根据英文原名“Patrol Frigate”而简称为“PF”,在整并至护卫舰的分类之前,曾用过“警备船”、“警备舰”等称呼。
楠级(くす型):以美国军方出借的塔科马级巡防舰(英语:Tacoma class frigate)所成立的舰级。
楠(くす,PF-281)
楢(なら,PF-282)
㭴(かし,PF-283)
枞(もみ,PF-284)
杉(すぎ,PF-285)
松(まつ,PF-286)
榆(にれ,PF-287)
柏(かや,PF-288)
梅(うめ,PF-289)
樱(さくら,PF-290)
桐(きり,PF-291)
柘(つげ,PF-292)
枫(かえで,PF-293)
橅(ぶな,PF-294)
榉(けやき,PF-295)
橡(とち,PF-296)
椎(しい,PF-297)
槙(まき,PF-298)
参考文献[编辑]
^ 1.0 1.1 Defense Programs and Budget of Japan - Overview of FY2012 Budget (PDF). 日本防卫省. [2013年10月9日].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年4月20日) (英语).
^ 2.0 2.1 1.船体デザイン (護衛艦の技術的特徴). 《世界の艦船》 (海人社). 2011年6月, (742): 100–105. NAID 40018815744.
^ 3.0 3.1 海上自衛隊の使用する船舶区分等及び名称等を付与する標準を定める訓令 (PDF). 防卫省. 1960年9月24日 [2012年9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1年7月22日).
^ 4.0 4.1 「やまぐも」型 DDK"YAMAGUMO"Class 121「ゆうぐも」. 海上自卫队. [2014-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3).
^ 5.0 5.1 護衛艦 「あさゆき」一般公開 堺泉北港大浜埠頭 2013/10/19-20. 海上自卫队. [2014-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3).
^ 6.0 6.1 平成13年度 政策評価書(事前の事業評価) (PDF). 防卫省: 7. [2014-04-0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1-05) (日语).
外部链接[编辑]
护卫舰一览(日本海上自卫队)(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日语)
查论编 海上自卫队幕僚机关海上幕僚监部部队・机関自卫舰队(日语:自衛艦隊)护卫舰队(日语:護衛艦隊)
护卫队群
第1
第2
第3
第4
海上训练指导队群(日语:海上訓練指導隊群)
第1海上补给队(日语:第1海上補給隊)
第1海上训练支援队
航空集团(日语:航空集團)
航空群
第1
第2
第4
第5
第21
第22
第31
航空队
第51
第61
第111
其他
第1航空修理队
第2航空修理队
航空管制队(日语:航空管制隊)
机动施设队(日语:機動施設隊)
潜水舰队(日语:潜水艦隊)
潜水队群
第1
第2
第11潜水队(练习潜水队)
潜水舰教育训练队
扫海队群(日语:掃海隊群)
扫海队群
第1
第2
第3
水陆两用战及闪电战战术支援队
第1运输队(日语:第1輸送隊)
舰队情报群
海洋业务及对潜支援群
开发队群
特别警备队
地方队
横须贺
舞鹤
大凑
佐世保
吴
教育航空集团(日语:教育航空集團 (海上自衛隊))
下総(日语:下総教育航空群)
德岛(日语:德島教育航空群)
小月(日语:小月教育航空群)
练习舰队(日语:練習艦隊 (海上自衛隊))
系统通信队群
警务队
潜水医学实验队
东京业务队
东京音乐队(日语:東京音樂隊)
干部学校
干部候补生学校
术科学校
第1
第2
第3
第4
补给本部
舰船
航空
主要基地
横须贺
佐世保
吴
舞鹤
大凑
历史及传统
历史
制服
仪式
前身组织
大日本帝国海军
海上警备队
警备队
其他
设施列表
群列表
队列表
护卫舰列表
历代舰艇列表
海上自卫队船舶舰艇命名惯例
装备品列表
个人装备
陆上自卫队
航空自卫队
查论编 海上自卫队各级别作战舰艇DDH 直升机护卫舰出云级 · 日向级 · 白根级 · 榛名级DDG 导弹护卫舰摩耶级 · 爱宕级 · 金刚级 · 旗风级 · 太刀风级 · 天津风级DD 护卫舰朝日级(二代) · 秋月级(二代) · 高波级 · 村雨级(二代) · 朝雾级 · 初雪级 · 秋月级(一代) · 春风级(日语:はるかぜ型護衛艦) · 有明级(日语:ありあけ型護衛艦) · 朝风级(日语:あさかぜ型護衛艦)DDA 通用护卫舰高月级 · 村雨级(一代)DDK 猎艇护卫舰峯云级 · 山云级(日语:やまぐも型護衛艦) · 绫波级(日语:あやなみ型護衛艦)DE 护航护卫舰阿武隈级 · 夕张级 · 石狩级 · 筑后级(日语:ちくご型護衛艦) · 五十铃级(日语:いすず型護衛艦) · 若叶 · 雷级(日语:いかづち型護衛艦) · 曙(日语:あけぼの (護衛艦・初代)) · 朝日级(一代)(日语:あさひ型護衛艦 (初代))FFM 护卫舰最上级 · 6FFM多机能护卫舰PF 护卫舰楠级OPV 巡逻舰1900吨级巡逻舰(日语:1,900トン型哨戒艦)PG 飞弹快艇隼级 · 1号型导弹快艇(日语:1号型ミサイル艇)SS 潜舰大鲸级 · 苍龙级 · 亲潮级 · 春潮级 · 汐潮级 · 涡潮级(日语:うずしお型潜水艦) · 朝潮级(日语:あさしお型潜水艦) · 大潮(日语:おおしお (潜水艦)) · 夏潮级(日语:なつしお型潜水艦) · 早潮级(日语:はやしお型潜水艦) · 亲潮(一代)(日语:おやしお (潜水艦・初代)) · 黑潮(日语:くろしお (潜水艦))LST 两栖运输舰大隅级 · 三浦级(日语:みうら型輸送艦)海上自卫队船舶舰艇命名惯例